劉伶,字伯倫,沛國人,也就是現在的安徽淮北人。他是一千七百多年前魏晉時期的名士,“竹林七賢” 之一。他做了不少的詩,作品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,流傳至今的有駢文《酒徒頌》和詩《北芒客舍》。
之前講過的王戎、嵇康等人也是“竹林七賢”,要么有錢,要么有權,要么才高八斗,要么英俊瀟灑,身后那可是有一堆鐵粉的支持。而這個劉伶,又矮又丑,平時不愛說話,也不喜歡跟人打交道。“竹林七賢”里的每一個人都喜歡喝酒,但劉伶卻獨以酒而聞名,可見他的酒量之多。他還因為太愛喝酒,留下種種笑話。
《世說新語》記載:
劉伶恒縱酒放達,或脫衣裸形在屋中,人見譏之。
劉伶平時總是沒有限制地喝酒,早上醒了來一杯,肚子餓了來一杯,心情好來一杯,不高興也來一杯,喝開心了就完全放浪形骸了,甚至有時在家里什么都不穿,赤身裸體地晃來晃去。偶有人經過看見了,就責備他:“你這是干什么?什么衣服都不穿,像個什么樣子,真是羞死人了。”
伶曰:“我以天地為棟宇,屋室為裈衣,諸君何為入我裈中!”
誰知劉伶咧著嘴,醉醺醺地指著他們說:“我……我把……把天地當做我的房子,把屋……屋子當做我的衣褲,你,你,還有你,為什么跑進我褲子里來!”
你瞧瞧這劉伶,行為怪誕,說話也氣人,他的各種言行舉止讓他在名聲上多了“瘋癲”的標簽,一般人哪里敢跟他玩。
如果喝酒只是愛好也就算了,這劉伶簡直是嗜酒如命,過量飲酒,對身體傷害是很大的?赡苡腥司蛦柫,這個劉伶沒有家人嗎?家人不管嗎?
《世說新語》里就記錄了這樣一件事:
劉伶病酒,渴甚,從婦求酒。婦捐酒毀器,涕泣諫曰:“君飲太過,非攝生之道,必宜斷之!”伶曰:“甚善。我不能自禁,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。便可具酒肉。”婦曰:“敬聞命。”供酒肉于神前,請伶祝誓。
劉伶得了酒病,口渴得很厲害,于是向妻子要酒喝。妻子對這個酒那可是深惡痛絕,她覺得就是這個東西把自家丈夫變得像個瘋子。她把酒倒了,裝酒的容器也摔了,聲淚俱下地對丈夫說:“你喝得太過分了!這不是養生的方式,一定要把酒戒掉!”劉伶見這陣勢,眼珠一轉,說:“很好很好,說得對,你說的都對。不過我自己忍不住啊,只怕是在鬼神面前發個誓才能戒掉啊。你趕快準備祭祀的酒肉吧。”妻子一聽,很開心地去準備酒肉供在神前,讓劉伶在神像前禱告、發誓。
你猜劉伶有沒有禱告呢?他確實禱告了,你聽他是怎么說的。
伶跪而祝曰:“天生劉伶,以酒為名;一飲一斛,五斗解酲。婦人之言,慎不可聽。”便引酒進肉,隗然已醉矣。
劉伶跪著,一遍搖頭晃腦一遍禱告:“天生我劉伶,靠喝酒出名;一喝就十斗,五斗除酒病。婦人家的話,千萬不要聽。”說完,沒等妻子反應過來,他一把拿過酒肉開始吃喝,一會兒就又喝得醉醺醺地倒下了。
書上沒有記錄妻子是什么反應,不過你應該也猜得到吧?可見家人并不是沒管過,而是管不住!
這樣一個劉伶,卻與阮籍、嵇康兩人特別聊得來,真是讓人覺得很矛盾。
有人說,劉伶喝酒,是為了逃避。他一直認定自己是魏國人,司馬家族篡位建立晉朝后,他不能接受,不愿意給晉國效力,所以他迫切地想要逃避。而酒就成了他最好的工具,寧愿醉死也不愿做官。
聽了今天的故事,以后說起劉伶,你對他的評價會是什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