桔園飄香,樂樂樂
——參加首屆小桔燈全國優質課有感
湖北宜昌小桔燈 杜鵑
嚴冬臘月的武漢,這些天是暖陽高照,春意初現,因為,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桔燈人,用如火的熱情,暖了江城。我有幸代表宜昌小桔燈參與了本次比賽,三天的角逐,更是三天的享受,這暖暖的階梯教室,正如一個飄香的桔園,滿溢收獲的快樂。
回顧三天的課,我想借用周開菊老師的點評來談談我的體會:這次的課,充分體現了美、樂、活、實。
美
小桔燈人美,小桔燈人的課更美。顧夢瑩老師那優美的肢體語言,勾起了孩子們對秋的回憶;許艷梅老師甜美的形象、純美的情境設置,激起了孩子們的想象力,為江南抒寫了神奇的童話;張艷杰老師柔美的語言、動情的聲調,喚醒了孩子們內心對親情的體會;王華峰老師那精美的教學設計,調動了孩子們對瞬間事物的細致觀察……這種種美,既是老師們個人風格的體現,更是源于對孩子的負責,以美好來打開孩子的寫作思維,師生共同入情入境,使課堂真正有了溫度。
樂
秉承了小桔燈“在快樂中學會作文,在作文中享受快樂”的理念,快樂的課堂,是激發孩子對作文感興趣的第一步。最快樂的課堂是許艷梅老師的《自己的童話》,化身為灰太狼和小天使的許老師,完全就是個孩子王,在激情中挖掘孩子的想象力,唯美寫實的江南美景,幻化為了孩子們口中充滿愛、力量與勇敢的童話世界,歡樂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標題與文字。最刺激的課堂是王文麗老師的《打氣球》,氣球會在哪兒爆炸?孩子們既期待又惶恐,在這種五味雜陳的快樂氣氛中,心理活動描寫的訓練扎扎實實。最幽默的課堂是王華峰老師的《瞬間觀察法》,幽默的語言,看似不經意的設計,都令孩子們在開心的笑聲中掌握到了瞬間觀察的要點?鞓可以為學習服務,快樂的課堂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,打開更多的思路,實現了課堂的廣度。
活
本次賽課的小桔燈教師們,將靈活多變的角色呈現于課堂中。李建老師在《人文風情》課中,好似一位少兒春節晚會的帥氣主持人,一步步引導孩子們感受春節的節日氣氛,當節日新裝上身、節日禮物亮出時,孩子們被完全帶入春節氛圍中。劉什香老師在《自制洗發香波》中扮演了一位和藹科學家的角色,神奇的實驗配上循循善誘的語言,引導孩子們會觀察、會描述、會感受。楊玫瑰老師在《瞬間觀察法》中,以親切的語言化身為知心姐姐,由魔術到看圖游戲,再到對范文的詳細分析,這位知心姐姐所表現出來的耐心與細心,使孩子們學到了實實在在的寫作知識。靈活的課堂設計,機智的課堂應變力,使知識由淺入深地滲透到孩子們的理解中,梯度意識也可在靈活而創新的課堂中體現。
實
這十四節課中,無論是簡約風格還是精細風格,每節課都立足于讓孩子扎扎實實地受到讀、說、想、練的訓練。李芳老師的《動物百態》,充分利用一個視頻,在分步播放中讓學生觀察、描述、練筆,一個生動的動物活動片段就立馬出現在了孩子們的文稿紙上。劉什香老師在引導孩子回答問題時,強調了語言的完整、準確,走到每個孩子身邊展示實驗效果,孩子們才會得出切實的感悟。王華峰老師與孩子們一起練筆,再結合注意事項一次次修正,并總結出實用的觀察公式,孩子們怎會學不到東西呢?課堂的效度由此體現。
作為直接參與者,三天的賽課下來,我們宜昌小桔燈的課展示了自己的優勢,如課件的精細、課程環節的流暢、課堂設計的創新、教學內容的實在,這都是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保留和發揚的。同時,我們亦應正視自己的不足,如應多跳出教師這個角色,創設情景教學,與學生更充分地融合。我們的課堂還應強化訓練意識,教師不要灌輸太多,多給學生讀、想、說、寫的機會,在設置問題和點撥學生思考方面多下功夫。在挖掘學生寫作素材方面,要教會學生多觀察生活,避免空而大的選材。課堂的調控也應多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來學到更多有效的方法。
最后,我想用三個詞語來表達對這次活動的感受:感謝、感動、感慨。愿小桔燈點燃每個孩子心中的光亮,讓作文教學的桔園常駐收獲的歡笑!